项目位于成都苏坡街道清源社区,毗邻苏坡公园,坐落在清源公园绿带之中,周边多所学校围绕。成都关于“苏坡”的地名均源于一座古桥——苏坡桥。

苏坡桥,始建于明代,为四洞三墩带长廊的青石拱桥。宋元佑年间,文学家苏轼任翰林学士,曾在成都城南杨柳堤讲学。出于对苏东坡的崇敬,人们将他来往的这座桥改名苏坡桥。如今,苏坡桥虽已不在,但成都人对于东坡先生的崇敬一直延续至今,成都还有不少以苏坡为名的地名,如苏坡街道办事处、苏坡路、苏坡公园、苏坡立交桥等;亦如《温江县志》中前人咏叹苏坡桥的诗句:“客去亭何在,桥空水长流”。项目建筑意象便起源于这座消失的苏坡桥,我们将苏坡桥的“廊桥”作为建筑意象,试图用现代建筑语言勾勒一些苏坡廊桥的影子,拾忆廊桥。

项目处于成都西面居住密集的区域,前期作为“兴城建·玉润金沙”的销售展示中心,方圆一公里内大多数建筑都是近些年来开发的居民住宅,距离项目500米范围内现已配套了三个幼儿园、两个小学、两个中学,加之“苏坡讲学”的文化基底,书香氛围浓郁。但周边建筑缺乏学校之外的文化延展公共空间,建筑后期将作为清源社区小型艺展公共建筑向大众开放,以增加社区文化氛围,配套周边公园形成一个可静可动的中小型游园。

遵循经济、环保的设计原则,项目前后功能的转化不允许空间结构的改动和过多的成本投入,在设计之初团队就对整个空间架构做了双重考虑,合理规划了现下和未来不同功能建筑空间的人流动线,结合团队贯彻的意象建筑理论,提出了可以同时满足艺展和销售展示中心功能需求的“廊桥”方案。“廊桥”的建筑意象亦能让这个建筑不那么的“建筑”,它更似玉带廊桥横跨在场地之上,将街头绿地有趣的串联起来。

因为后期使用功能为开放型公共建筑,区别于常见的封闭院落式销售展示中心,建筑集中为一个整体,以环抱的姿态融合周边公园及街道空间。宽处为房,整合多种功能空间需求于一处;窄处为廊,开放为公共空间,营造前期销售展示功能入户感的同时,兼顾建筑与周边公园“亲切的距离感”,也是塑造文化展览空间的一种仪式感。

整个建筑似几层廊架叠合而成,“廊桥”意象油然而生。在东侧临公园绿地建筑立面及建筑内部空间也延续了“廊桥”意象。建筑总共两层,竖向交通空间除了室内互通的楼梯和电梯之外,另将两部楼梯外置在东侧立面,形成首尾相衔的空中廊桥,四扇通透开敞的大玻璃也一定程度呼应了历史上“四洞三墩”的苏坡桥。多楼梯分散布置,除了解决各空间的疏散问题之外,还为建筑不同功能划分和运营管理提供了必要的通路和不同的进出方式。

室内的“廊桥”根据一楼不同建筑空间的层高变化,在二楼形成了一定高差,我们运用悬空坡道将其消化,在不影响无障碍通行的前提下,为建筑提供了一些节奏性的游览乐趣。

 

入口50米的半室外长廊和西侧临路主界面的白色格栅,强化建筑整体性的同时弱化建筑感,从格栅穿透的柔和阳光与水面反射的粼粼波光交织成一幅灵动的画卷,光影亦是展品,更是空间流动的气韵。通过室内外组合形成一条长150米的展览长廊,能承载多种类型的小型艺展活动,周边居民多了一处消遣之地。东侧临公园绿地一侧空间的全落地玻璃,把自然引入室内;可结合书吧、咖啡、茶饮等休闲业态形成一定的艺术性经营空间,“自我造血”贴补艺展空间的日常运营,解决当下多数公共建筑的营生难题。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结构组合示意图

项目空间信息:
  • 空间名称:“兴城建·玉润金沙”销售展示中心
  • 空间类型:商业空间、公共建筑、销售中心
  • 空间地址:成都市青羊区清波路
  • 建筑设计:小隐建筑事务所(Archermit)
  • 主持建筑:潘友才、杨喆、陈仁振
  • 结构工程:杜旭
  • 设计团队:胡沁梅、何仪、苟源君、刘欣悦、梁贵生
  • 室内设计:LID莱特筑造
  • 主创设计:肖波、王轶
  • 软装设计:成都卡萨洛维奇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唐光平
  • 景观设计:成都塞纳园境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孟繁良
  • 施工单位: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业主单位:成都市兴城建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 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
  • 空间主材:白色水泥纤维板、铝板、铝合金格栅、艺术涂料、灰色水磨石板
  • 摄影版权:存在建筑

 

卓美设计(zhuomei)

找灵感看案例下素材,帮助设计师提升工作效率、学习成长、开拓眼界 、 学好设计 ,一站式为你服务。平台提供全球案例、灵感图库、设计名师、环球导航、设计课程、设计社区,软件大全、实时直播、3d模型 、 Su模型 、 材质贴图 、 cad图纸 、 PS样机等素材下载。

● 官网站:zhuomei.com.cn

● 微信号:cpd2014

● 公众号:卓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