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0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0

乡村建设

是中国近代以来广为关注的民生话题

也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热点之一

“乡建”似乎成为了一股潮流

优秀的乡村建设

并非简单的城市模式复制

乡村有其独特的经济性、社会性、地域性等特点

乡村连接着历史和未来

是人们对生态宜居的向往与追求

設計:IAPA

本项目位于江门市蓬江区大雁山脚下一个僻静的村子旁,占地面积约15公顷,场地中有一座植被丰茂的小山,周边更有大量桑基鱼塘等充满岭南风情的人文景观资源。

▼度假综合体项目概览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3

在設計开展之初,設計師就确立了利用场地中丰富的水体及原生植被资源,大面积采取轻度维护的原则和理念,以降低生态系统的负担。从山林、河塘、湿地、路径等四个方面着笔,体现对原生态的延续。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

建築的聚合策略,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环聚各大建築节点。第二,乡村聚落的转绎重生。設計结合传统岭南乡村聚落意向,利用有机形态的合与转折,组合形成了一个自然的聚落空间。

▼建築的聚合策略:环聚各大建築节点和乡村聚落的转绎重生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9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9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

▼屋顶采用变化的折坡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2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2

回归自然的环境,与自然在此以零距离共处,是人们感受大地精神要义的场景,更是远离城市的喧嚣,卸下生活的繁杂,倾听自己内心声音的良机。

▼场地中如同教堂般的装置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6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6

项目名称:云上西棠田园度假综合体

設計方:澳大利亚IAPA設計顾问有限公司

設計年份:2017年-2018年

竣工年份:2018年

项目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滨江大道

项目面积:15公顷

設計:周凌工作室/南京大学建築与城市规划学院

徐家大院是特色田园乡村中一组产业办公综合服务建築。位置在乡村边缘,是密集的乡村与空旷田园之间的过渡。布局延续村庄肌理特征,顺应道路与周围房屋布置。

▼徐家大院环境肌理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36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36

▼徐家大院办公综合服务建築鸟瞰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3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38

四栋不同功能的建築围合为一个半开放的院落。外墙材料南面采用水泥砖直接刷白,保留砖缝,不做抹灰,其余东北西三面采用乡村里常见的造价最便宜的水泥砖,不做粉刷。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40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40

北边一栋主楼为”正房”,西侧一栋五开间一层平房是“西厢房”,功能为村史馆,大院南侧临水三开间平房为村民礼堂,类似于合院的“倒座”,功能设置为提供村民集会和看电影的共厅堂,最多可以容纳60人开会和100人看电影。

▼北边一栋主楼为办公使用的“正房”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4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43

东侧紧邻道路一栋一层平房是“东厢房”,是一个小型开放的公共空间。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4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45

结构形式做了三种实验,北侧二楼正房采用砖混结构,经济实用,场景空间没有框架柱破坏墙体。

西厢房村史馆采用传统抬梁式木结构,再现传统建築的内部风貌。南侧村民礼堂采用钢结构,省去三角桁架的下弦,让开会或者放电影时空间更有集中感和向心感。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4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48

中心院子主要以青石板铺砌,靠近房屋地方局部以青砖收拾,院落中央有大树和绿化点缀。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50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50

在江宁地区普通村庄中,寻找一个中间平衡的風格,能够衔接传统民居与近年新建的小洋楼民居,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平衡,最终形成整体,融合到新一轮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52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52

项目名称: 南京市江宁区徐家大院

設計方:周凌工作室/南京大学建築与城市规划学院

主创建築師: 周凌

設計团队:张抗军,陈思涵,郭强靖

建築面积(平方米): 608平方米

摄影師: 侯博文

設計:gad · line+ studio + 绿城建築設計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60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60

渔乡茶舍位于浙江省杭州建德市,建德政府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计划投资打造一个江南秘境主题景区,渔乡茶舍属于其中最先启动的公共建築,承载着接待和休闲的功能要求。

“渔乡茶舍”这个名字,顾名思义,便是在有山有水、烟雨朦胧的渔村水乡中,营造一个喝茶的地方。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6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63

基地位于一个山坳,直面江水,风景界面最大化和体量融于环境是設計之初的两个基本出发点。

設計利用地形高差,将茶舍与接待两个功能,分为主次两栋贴合地形延展的退台建築,逐层叠退,不仅视觉上弱化建築体量,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一线江景的露台场所。

▼行人入口,建築层层退台,从场地中挺拔而出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67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67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6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68

这样“双入口”的設計也是建築師在业主功能不能明确的情况下,保证未来使用灵活性的一种应对策略。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70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70

沿着毛石砌筑护坡拾阶而上,建築体量隐藏在山坳中,沿江面展现的是数层宽阔的观景平台,来访者在深远的挑檐下几经转折,视线在江面与临山楼梯间转换,空间时而开阔时而幽狭。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72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72

▼顶层景观平台,与水天相接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74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74

▼酒店接待入口,片墙延伸,模糊了建築与自然的边界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76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76

▼入口空间的圆形天井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7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78

設計師选择混凝土来建造这样一幢坐落于乡村环境中的公共建築。混凝土作为一种在自然环境中介入感比较强的材料,能够与建築整体谦和的体量策略达到一种平衡;

▼中餐廳,屋顶不做吊顶,保持木纹理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81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81

而木模板特有的纹理又赋予了混凝土材料特殊的尺度和品味,能够弥补单一材料在趣味性上的缺失。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8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83

这或许是在当下不断呼吁“乡土材料”、“传统符号”、“东方性”的大背景下,存在于江南山水环境中建築風格的另一种可能性。

▼场景空间空间通向室外平台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86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86

設計:华南理工大学建築設計研究院

这是一个驻点乡村的青少年公益营地,旨在探索青少年活动营地与乡村建设的结合模式。本项目以設計方案吸引企业捐助,由公益伙伴与本地工匠共同建造。建成后定期举办青少年公益活动,为青少年长大和乡村发展持续赋能。

▼从县道看营地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90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90

项目坐落于县道与村路交接处的狭长台地上,远景群山连绵。场地原是一所撤点乡村小学,现存一座已荒废的三层教学楼。

由于用地紧张,設計采用集约布局,改造原教学楼并以其作为场地锚固点,运用工业化轻量体系与乡土材料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加建多功能通用空间、活动场地与服务体,并在营区入口与村路交接处建造长期向社区孩子开放的乡村图书馆。

▼建築与场地的关系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94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94

当地气候温和而多雨,遮雨和通风是建築首要需求。通用空间(集活动、培训、宿营、用餐等功能于一体)作为营地的核心空间,采用连绵起伏的半透明海帕面张拉膜屋面来构建连续通透的遮雨空间。

▼通用空间采用连续起伏的半透明海帕面膜顶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97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97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9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98

平面非正交划分,各开间向山和村子打开,二层平台微高差错动,像素化的竹界面呈现半透明感,共同构筑一处聚落式的空间场所。

▼通用空间边界、营路与东侧树列的关系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01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01

整个场地用小碎石铺底,以利于排水。活动区以当地的毛石砌筑,如同碎石海上的群岛。在场地南侧设置圆形砂砾的集中活动场地、西南侧台地设置营火场。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0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03

▼多功能通用空间的二层平台向自然打开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0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05

▼多功能通用空间使用像素化的竹界面,呈现半透明感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07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07

乡村图书馆由面向营地入口的接待区和面向村庄道路的阅览室组成。两个错落半层的三角形开放框体,通过内部的小楼梯连接村道和营地两个标高。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09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09

▼场地北侧的通用空间与保留教学楼交接处庭院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11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11

▼淋浴及卫生间砌石分隔墙细节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1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13

建築師: 华南理工大学建築設計研究院

地址: 平桥村,者相镇,贞丰县,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贵州,中国

主创建築師: 张振辉,陈玮璐

摄影師: 姚力,孙启杰,杨晓波,陶秋艳,张振辉

設計:杭州森上建築設計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19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19

步路乡群山环抱地形悠长,村落建设规模虽然不大,但具有当下乡镇发展的大部分特征,新建的集镇与老村并置共存,呈现的面貌却全然不同,以梅湖为中心,沿乡道西侧为新建的集镇街道,东侧为老村聚落组团。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21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21

大部分乡民已从老村迁出,居于集镇,老村也迅速破败接近空置,留下几位老人留守,日渐冷清。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2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23

亟待处理的老建築便成为了下一环节的重点整改对象,非盈利性的公共空间建设往往是乡村政府比较棘手的问题。他们需要尽可能采用极小的代价建造,合理的进行修缮,以使得旧屋新生,并激活老村的生命力。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2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25

剪纸艺坊原为一层砖木混合建築,拥有一个长进深的不规则前院,院墙紧贴梅湖,却独自封闭。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27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27

設計尝试打破原来的封闭院墙,以格栅过滤景致形成剪影式的视觉效果,院内可观梅湖,于对岸则可隐约窥得院内的动态。院落被一分为二,形成前院与庭院,剪纸展廳位于二者中间,延续至院墙朝向梅湖敞开,像似对于梅湖的延伸与接纳。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29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29

作为书吧修建的老房子较为陈旧,老房子共分为三层,拾級而上,透过不同层高不同立面上高低的窗洞,可以不同的姿态去观赏梅湖和步路老街的景象。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31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31

設計时取一个“伴”字,一方面意为这栋空置的老建築能够重新陪伴当地村民,提供他们理想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取其半材,将老墙做一半破壁形成建築的基座,往上置换了已经老化的主体木结构,通过现代的开窗方式表达对于当代生活的接纳。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3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33

项目信息

建築師:森上設計

地址:仙居,台州,浙江,中国

設計团队:章钧添,孙鸿斐

建築面积:600.0 平方米

摄影師:邱日培,森上設計

設計:华建集团·上海設計 Free Studio

项目坐落于陈堡镇唐庄村,地处江苏省兴化市,古称昭阳又名楚水。唐堡书院则以传统地域文化为发展母体,通过建造一个村民书院让此处悠久的文化氛围在当代乡邻生活中生根萌芽。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42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42

基地位于村口,北侧毗邻庄西河,南侧面对村口停车场,东西分别为村道和本地民居。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44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44

场地中的自然村落历经百年,沿着星罗密布的河网水系自由发展。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46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46

設計師为重新诠释这一中国田园山水画般诗意的诉求,实现让建築真正意义上的融入自然,保持村庄特有标志与肌理,将唐堡村内“村落”与“水田”两种物质空间形态被提炼、置入到村民生活之中。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4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48

建築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辅以多层次的院落穿插贯通,创造出了既私密又丰富的院落、村巷空间。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0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0

設計師通过营造纵横交错的灰空间——院落、村巷、连廊,将传统村居中的“檐下空间”极致表现,原本清晰明确的建築边界逐渐开放。不同单体建築空间下的功能配置在此发生了联系与交流,相对模糊化的空间边界允许原本孤立的村落文化功能在此汇合。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2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2

在这里,街巷、院落不仅是流动的交通空间,也是村民聊天、游客休憩的公共场所,建築在空间上被赋予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的能力。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4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4

設計師通过对模糊边界的探索,为传统而又保守的村落文化活动营造了开放的姿态。乡邻交流、活动、学习、休闲等社区活动在此发生。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6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6

建築功能的分区在空间体块上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却没有强加以生硬的物理边界。这既展现了唐堡书院作为公共文化建築的生动性与开放性,又重现了传统江南民居檐下空间中的文化属性,从而使建築与人的互动收放自如,灵动丰富。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58

至此,山水画成就了最诗意的建築,建築成就了有最烟火气息的生活场景。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60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60

另一方面,在建築的風格样式上,唐堡书院在传统建築材料的语言上做出尝试。小青瓦、花格木门、花砖、镂空砖墙及叠涩的运用随处都有迹可循。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62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62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6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63

项目地点: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唐庄村

项目年份:2017年

建築面积:1424.0 平方米

建设单位:江苏杰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主创建築師:沈钺

建築設計:王晔、蒋加苗、邱桁

摄影:张坤

設計:香港中文大学建築学院 Condition Lab

高步书屋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河流域的高步村。和其他的中国农村一样,高步村面临着“空心村”的问题:青壮年在城市打工,老人、孩子留守农村。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7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73

設計師无法逆转近年来中国乡村人口移居城镇的大趋势,故而以保存侗族社会原有的价值来促进日后的发展为目标,通过为当地的孩子们建造一座图书馆来开启村落活化的行动。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7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7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76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76

这座小型图书馆,称它为高步书屋,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场所。希望高步村里这群热爱自由又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能在书屋里玩耍、学习。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7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78

书屋的設計由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从远古保存至今的“干栏式”建築为起点,应不同空间、功能和形态的需要重新组织结构。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80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80

侗族建築中的楼梯多次到访侗族村落,設計发现楼梯在村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一个重要的角色。村民都喜爱在楼梯旁聚集,小朋友们则喜欢在上面玩耍。因此楼梯成为設計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整座书屋。

它是村民可以互动的地方,也能让小朋友玩耍的时候坐下来看书。这样一来,看书变成了一件轻鬆而愉悦的事情。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8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83

大部分高步村的小朋友都由祖父母抚养到10岁左右,由于村里缺少教学资源,10岁后他们都会寄宿到乡镇學校上学。书屋为孩提时的他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让他们可以从玩乐中学习知识。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8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85

这座书屋不只是图书馆,而是一个让村民互动的公共建築,也给孩子们一个机会放下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设备,透过书籍触碰到他们的梦想与未来。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87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87

建築師:香港中文大学建築学院 Condition Lab

地址:高步村, 通道侗族自治县, 湖南省, 中国

主创建築師 :Peter W. Ferretto (中文大学), 蔡凌 (广州大学)

建築面积:200.0 m2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師:Peter W Ferretto、徐亮、Arthur Wong

設計: 深圳汤桦建築設計事务所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9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95

云阳,作为一个因三峡建设而重新选址重建的移民新城,城市与水岸的关系,是长久讨论的话题。2015年云阳市政府开展了云阳县城库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97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97

設計团队负责設計三个滨江服务建築:天宫包、渔宴馆和四方井,其中四方井服务建築是首先落地的,四方井用地呈不规则多边形斜坡,南高北低,由城市向江面跌落,高差最大达到8米。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99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199

設計以尽量减少土方量为原则,梳理了场地的高差,将建築的南侧两层切入场地,东、西侧局部一层切入场地,形成建築双首层“基座”。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1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1

其中首层与北侧滨江景观带相接,二层与西侧城市道路相接。基座的建造转换了地景,提供了观看江景的平台,如同伍重面对悉尼港,屋檐与基座也成为我们解答风景与场地这一命题的答案。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3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4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4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5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5

四方井服务建築采用传统建築的梁柱体系,并因循现代结构力学对梁柱的比例关系进行了调整。在建築的材料选择上,設計以传统的木材和青砖为主,局部采用金属,玻璃及陶瓦等现代材料。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7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7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8

“美丽乡村”优秀設計案例-208

项目名称:云阳四方井服务建築

建築公司:深圳汤桦建築設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主创建築師:汤桦

建築面积:8012.99㎡

摄影師:存在建築建築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