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上海嘉北郊野公园

位置:上海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2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2

公园位于嘉定城区西部,距离人民广场约30公里,东南以沈海高速(G15)、嘉安公路为界,西北以嘉松北路、沪宜路为界,面积14平方公里,距离轨道交通11号线嘉定西站约2公里。嘉北郊野公园体现“南田北林”的风貌特点,追求一种回归朴素、自然宁静,又见一缕炊烟的乡村田园风景,是上海市民观赏乡村风景和体验乡土田园生活,带有郊野情趣特色的公园。为补充郊野公园内公交等候设施和风貌景观需求,张斌、庄慎和冯路等建筑师作为顾问,邀请了上海和苏州的多家年轻建筑师团队——旭可建筑、一栋建筑、未相景观、本构建筑和冶是建筑等参与设计了公园内的多个驿亭景观构筑物,并于2017年中旬,配合嘉北郊野公园正式开园活动建成。容膝亭位于徐秦古村西北处,是嘉北郊野公园的5号驿亭。

容膝亭的想法来自于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容膝二字是形容这个建筑物体量很小。画家用很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四角亭。所以在我们的设计里,也希望用一个很简练的概念去做一个候车亭。设计的策略是在一片野趣的景观里安置一个亭子,亭子里又能嵌套进景观。这个亭子可以容下人们在这里候车,形象上又带有中国文人画的笔意,轻松随意,同时也希望兼顾到与周边景观的融合。我们用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作一个屋顶,屋顶的体形也是不规则不对称的,上面覆盖木片瓦。四根柱子将它撑起。从外观上看,亭子的屋顶和柱子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实下部分虚。从远处看,场地上观赏草刚好把柱子挡掉一半。视觉上便呈现出景观丛飘起了一个古拙的屋顶。我们原本的设想是屋顶覆盖下的空间,一半是作候车,另一半可以种一棵梨花树(施工并未实现),树的上方开了一个口子,阳光和雨露可以从这里洒进来,周边又是一片观赏草。这样便形成了景观与建筑的层层嵌套。

半方亭的选址位于公园的一个丁字路口,一条自行车道的尽端。设计的出发点是希望打破原有单调的骑行和步行体验,在车道的尽端提供一个能够持续引人注目的服务节点。之所以叫半方亭是因其以直角三角形中轴对称的作为平面,正好是一正方形的对半。我们以四根立柱加斜撑支起屋面,屋面为平屋顶,材料为复合木梁组成的平面网架,表面铺防水木片瓦。半方亭平面上三角形的长边与骑行道路垂直,正立面上长边与车行道路平行,提供一个最大长度和水平的边缘朝向骑行与步行的人们。亭子中间有一个三角形的孔洞,下方种植一棵小型乔木,将阳光雨水引入驿站内部。坐凳的设计也采用了三角形作为设计元素,可供五到七人同时休息。地面材料为深灰色瓜子片,使候车的人们能够体验到柔软放松的感觉。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6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6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实景图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8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8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9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9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10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10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11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11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12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12